微信扫一扫
年轻力壮少,信息闭塞,思想落后,严重缺乏自力更生和自我发展能力,多分布在山区和革命老区,这是丰镇市贫困人口的现状。面对沉甸甸的责任和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渴望,丰镇市委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精准脱贫战略部署,确立了依托龙头企业、发展特色产业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的精准脱贫新思路,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。几年来,通过实施税费优惠政策,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多项措施,引进了二商集团、中泰华丰、青青草元一大批龙头企业。大力实施了“公司+基地+贫困户”等农企共建精准扶贫模式,破除了贫困地区发展瓶颈,确保不让一户贫困户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掉队。
在生猪养殖方面,通过引导以反季节樱桃种植为主的中泰华丰公司,依托企业资金、市场、技术优势,大力发展北方黑猪特色养殖,统一供仔、分户饲养、统一购销。贫困户发挥传统养殖优势,耕种闲时以自家的玉米、豆粕、麸皮饲养,公司以保护价统一购销,有效规避市场风险,再加上实施贫困户猪仔政府全额补贴政策,每头黑猪纯收入1500元以上,户均5头,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。在种植业方面,通过引进甜糖业和金海农业,使黑土台、元山子、巨宝庄、三义泉等水利条件较好乡镇的甜菜和万寿菊种植实现了规模化、机械化、订单化生产,亩均收益1500元左右,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劳动力不足,农产品卖难的问题。目前,全市甜菜、万寿菊订单种植在3万亩以上,1500多贫困户从中受益。在土地贫瘠、水利条件差的偏远山区,通过引进绿土原等小杂粮精加工龙头企业,引导群众订单种植杂粮杂豆,亩均收入在800元以上。在水利交通条件较好,临近市区的巨宝庄镇通过引进绿康源和中泰农旅等龙头企业,大力发展设施观光农业,吸引临近富余劳动力入企服务,实现贫困户离土不离乡,就近打工挣钱。据统计,全市贫困户在各个农牧业龙头企业打工人数在1500人左右,年均收入4—5万元。同时,借助一些大的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市场和资金优势,大力推动规模化种植和养殖。今年计划以二商集团为龙头,新建标准化养殖场9处,带动周边15万亩全膜玉米和10万亩蔬菜杂粮杂豆种植,凭借二商集团首都市场占有优势,促使全市的绿色蔬菜、杂粮杂豆和牛羊肉等农产品实现农超农餐对接,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。
在加强龙头企业带动的同时,制定“菜单式”产业发展计划清单,指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主选择,做到村村有产业、户户有项目。通过实施“龙头企业+农户”的生产经营模式,群众收益良好,企业得到壮大,实现了贫困户增收与龙头企业发展双赢。
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增收瓶颈制约因素,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,丰镇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,在现有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,通过内引外联和扶助培育,每个乡镇再引进一个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,实现龙头企业贫困乡镇全覆盖,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。大力实施创建龙头企业助推精准脱贫工程,是丰镇市委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自治区精准脱贫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。实践证明,这是一条解决农村发展瓶颈,全面实现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。
自定义html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