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弘扬北疆文化 叙说丰镇史话——薛刚山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丰镇史话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弘扬北疆文化 叙说丰镇史话——薛刚山

转载 凤龙2024/04/24 16:26:09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丰镇市文联 作者:丰镇市文联 1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以守望相助为底色

弘扬“北疆文化”


迈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

      北疆文化,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,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上,融合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,特别是在内蒙古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经过长时间的孕育和滋养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体系。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北疆文化,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,我们特别推出“弘扬北疆文化,叙说丰镇史话”系列专题,旨在通过讲述丰镇市的历史故事,挖掘地方文化内涵,展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历史。

      丰镇市,地属祖国北疆,不仅地理位置特殊,而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。从古至今,丰镇市都是中原文化通往北方的重要通道,是民族交流融合的桥梁和纽带,见证了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程。在这里,不仅有古老的文物古迹,还有生动的民族风情和传统习俗,更有那些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和传说,这些都是北疆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。

      通过“弘扬北疆文化,叙说丰镇史话”系列专题,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丰镇市的历史文化,感受到北疆文化的独特韵味。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推动北疆地区的文化保护、传承与发展工作,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。




薛刚山


      薛刚山,形如圆石,四周平坦如砥,孤峰突起,山形浑圆,山底如盘,被誉为“平野独秀”,极有神韵。它不仅是古城丰镇的标志,更是丰镇人心中的圣地。

      薛刚山,原名元石山,位于城东1千米处的饮马河畔。远望薛刚山,山顶像刀削一样平整宽阔,正中有一古寨遗址,当时出土了唐代贵妇棺椁和大量随葬品,正屋、廊房、马厩依稀可辨。山巅四周用巨石垒砌,很像古代的防御工事,险要陡峭,历来为军事重地。

      据《丰镇县志》载,五代周德威曾屯兵于此,但均无史料为证。就其传说又由来已久,深入民间却跃然纸上。旁有古井,深不可测,以小石投之,铿锵振荡,良久乃寂。古代往西北出塞的一些迁客骚人,来此见薛刚山雄伟壮观,争相作诗赋词,吟咏不绝。清人王士祯有诗:“峰头古寨旧遗痕,唐将名声今尚存。马道半留驰射迹,阵云无复战兵屯。英雄堪壮山河色,姓字空传父老言。岭外夕阳回照处,寒流日夜听潺湲。”

      周德威,历史上确有其人,五代名将,字镇远,小字阳五。朔州马邑人(今山西朔州城区),勇而多谋,随晋王李克用久在云中(今山西大同),屡建战功,说他在这里屯兵,亦有可能。石元山巅屯兵遗址为正北方形,长约75米,有东、北两门,各同教场。遗址正厅基础曾出土过汉唐时期绳纹砖、素面砖和布纹砖等;同时也出土过辽代沟纹砖。民国十五年(1926年),驻丰国民军的一位连长私自带兵偷挖薛刚寨址,挖出了唐代贵妇人棺葬及大量陪葬物品。出土的文物有:盘、碟、盅、盏、带钩等。头饰主要为金银宝石,十分精致,金器的含金量都在七成以上。从这些出土文物中可以推断这里是唐代以前修筑的,后来一直沿用。不过,作为兵寨,也只能设立中军大帐或指挥机关,所在之处属弹丸之地,不可能屯驻千军万马,尽管这样,古人却仍旧相信其真有如此阵势。清朝丰镇举人范大元吟诗《周德威屯兵处》:“昔日屯兵处,苍苍乱石横,如今风雨夜,犹作战场声。”可谓想象之丰富大胆。

     另一传说薛刚山是唐朝大将薛刚出关征西时在丰镇驻扎屯兵之地,薛刚山也因此而得名。至今还流传着薛刚一箭定阴山,饮马河畔收番邦的传说。有关薛刚和薛刚山的传说在民间众口相传,世代不绝。相传唐将薛刚,正月十五闹花灯,踢死太子,惊动圣驾,逃至塞北,这一日来到丰川之地,抬眼望去水天相连,汪洋一片,无路可走,无船可渡,他躺在沙滩上自叹命苦,因多日逃奔,疲惫不堪,不一会儿就鼾声大作,没曾想到惊动了正路过此地的八仙之一铁拐李,铁拐李看到薛刚,爱他是一位武艺高强、忠肝义胆、可担大任的英雄,决定助他一臂之力,此时天色已亮,铁拐李潜入天庭,急请月神将曙光压住,于是,夜幕四合,天空再度暗了下来,他趁夜色悄然进入天庭御膳房盗得一口铁锅,出了南天门,挥手将铁锅扔向凡间薛刚身边的水面上,薛刚猛然惊醒,定神一看,一口铁锅漂在水面上,他用力一跃,身体落在了锅里,正要划水,哪知铁锅忽然翻转过来,口上底下直往下沉,将薛刚翻入水中,薛刚大惊,连忙扑腾,直呛口水,叫苦连天,以为一命休矣,就在他拼命挣扎之时,奇迹出现了,身边的水极快地退去,出现了水底的山丘和平原,同时,铁锅也越变越大,顷刻间变成一座突兀的山峰,方圆有二里许,高千米,山边清泉流淌,四周草木葱葱,真是天赐的福地,之后,薛刚便在这里驻扎下来,取名石元山。他广纳四方豪杰,招兵买马,积草屯粮,率兵操练,积蓄力量,他娶当地女英雄红娘为妻,把大帐和亲兵设在石元山上,又分设九堡十八洞,派重兵镇守丰镇门户、官屯堡和二卜洞等要塞。薛刚妻子红娘则率重兵占据张家湾堡、红娘山与石元山三点一线,遥相呼应,经过几十年卧薪尝胆的苦练和精心谋划,薛刚夫妇终于带兵攻入长安,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,结束了唐王朝李家的天下。后来人们为纪念薛刚和红娘就把石元山叫作薛刚山,把距薛刚山以东30多千米的红娘峪(又名五严图后山)称作红娘山,直至今日。美丽而神奇的传说,虽然是文人墨客们笔底的升华,世人巷议的口舌,但多少年来传承不衰,且愈传愈真, 足以表明丰镇人民崇拜英雄、追求美好、善恶分明的精神。此外,薛刚山上还留有许多极形象的脚印岩、马蹄印岩、旗杆岩和试鞭岩石,也都和薛刚的传说紧紧连在一起,但实际上,这些都是多年风雨驳蚀,大自然神刀鬼斧的杰作。薛刚山秀丽奇特,登巅俯瞰,左侧飞来峰上是金龙大[dài]王庙,远远望去风翼双阙,碧树银召;近看庙宇雕粱画栋,流金溢彩。近年来人们在庙前植树造林,绿树掩映,使大王庙古刹愈增风采。薛刚山前,是蜿蜒逶迤、碧波荡漾的饮马河,河对面是山寺,依北山之麓,山上有九十九阶的盘山石径,古庙宇盘踞其间。相传这里曾有“山寺朝霞”的美景,“每当月落天晓,霞光满天,楼阁树石俱成赤色”。薛刚山的后面,是隔河相望的二龙山,二龙山形似游龙,绵亘数里,重峦叠嶂,与薛刚山形在满目翠绿、层林尽染的薛刚山上,清新的空气浸润你的身心,你可在此亲近自然、领悟自然。沿着石阶而上,有一凉亭设立在半山腰,坐在亭里可以观赏到城东部的景致。在薛刚山之巅,还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,可聆听这座城市曾经的历史,感受革命史诗般的红色记忆。四周的山石之间植树栽花,葱茏苍翠。薛刚山上万千青松张扬着生命之青,那顽强的个性印证了丰镇人的精神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郭世华提供摄影)

  以多元一体为特征 

  凸显地域文化




稿镇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
    :王海叶  王朝环  蒿佳兴


    稿为。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

专题
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