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丰镇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调研报告
转载
凤龙于 2017/03/30 19:41:23 发布
IP属地:未知
来源:丰镇市政府网
作者:丰镇信息网
404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近年来,丰镇市坚持农技推广工作作为一项保障农业增产增收,拉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,通过加强制度建设、加强新产品、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力度等措施,有力拉升了农技推广水平及农业服务水平,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。一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基本情况。丰镇市现有市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8个,全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。现有在职人员198人。其中大专以上102人,助理农艺师以上81人,高级农艺师9人。各类先进仪器设备87台套。科技服务车2辆。按照工作需求新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机构。并对原种子公司进行转制,设置了种子管理站,改变了工作职责。二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主要做法和经验。(一)全面理顺完善乡镇管理体制。健全完善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服务站,理顺管理体制,实现“一乡一站、综合建设、独立法人、服务在乡、市乡共管”的管理体制。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定位、强化公益性职能职责,加强乡镇农技推广工作,强化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,提升整体服务能力。(二)加强制度建设。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制度建设,强化农业行业管理,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的长效运行机制。继续建立健全人员聘用制度、推广责任制度、绩效考评制度、人员培训制度、多元推广制度等五项工作制度并落实到位:一是按照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、择优的原则,实行人员聘用制度。在择优聘用现有农技人员的基础上,逐步选拔了一批有真才实学、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技推广队伍;二是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,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、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,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;三是建立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,实行主管部门、乡镇政府、农民三方共同考核,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、晋职晋级、业务培训等与考核结果挂钩;四是建立长效培训制度,解决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问题;五是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,鼓励和支持科研、教学单位、涉农企业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。(三)创新工作机制。按照丰镇市农业产业权重,确定示范户、技术指导员和基地建设等工作。创新工作机制,从实际出发,因地制宜,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以“专家定点联系到县、农技人员包村联户”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,“专家+农技人员+科技示范户+辐射带动户”的技术服务模式,加大创新力度,改进工作方式方法,带动全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工作建设。(四)加大力度培训基层农技人员。采取分层次、分批次的方式开展培训。一是推荐一批基层骨干农技人员参加农业部集中培训;二是选派一批项目受聘技术指导员,参加自治区级集中培训;三是由丰镇市农业局组织开展技术培训,要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关键季节,对所有农技人员开展全年全程技术培训。四是加强农技人员的网络培训学习。加强人员学习,逐步提高业务能力,大力开展“农民满意农技员”创建活动,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。同时,加强对“特岗计划”计划农技人和大学生村干部的农业专业知识的培训,提高其农技推广服务的能力。五是探索开展学历提升培训。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培训学习,提升专业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,促进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。去年共培训70名基层种植业农技人员。(五)发挥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作用。根据丰镇市产业布局,以种植业马铃薯、玉米、特色农业三大品种为重点,在元山子乡、巨宝庄镇、绿康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分别建设马铃薯、玉米、特色农业高标准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各一处。同时加强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科研、教学单位对接。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、标准化生产园区等,开展新品种、新技术和栽培新措施试验、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,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,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,农技人员、种植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,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。鼓励和支持科研教学推广单位、良种繁育场、种植大户、涉农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,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水平,促进地方主导产业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