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丰镇市采取“二三三”方式振兴产业,加快脱贫步伐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丰镇快讯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丰镇市采取“二三三”方式振兴产业,加快脱贫步伐

转载 凤龙11-14 14:49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丰镇市政府网站 作者:丰镇信息网 30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近年来,丰镇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渠道和长久之策,创新“二个机制”、做好“三个结合”、推动“三个举措”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,成为自治区首批、乌兰察布市首家脱贫摘帽旗县。

一、创新“二个机制”,激发产业发展活力。一是建立多元投入发展机制。建立完善“金融机构+扶贫龙头企业+贫困户”紧密利益联结机制,全市共10461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,83.6%的贫困人口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,并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底的8447元增加至2017年底的11640元。同时加大金融扶贫扶持力度,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低息低门槛小额贷款。截至目前,累计为贫困户发放贷款8107.7万元,贴息405万元,覆盖贫困户1716户,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困难。二是建立多方盈利联结机制。建立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、“党支部+合作社+龙头企业+贫困户”等多种多赢利益联结机制,全市共培育扶持9个重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,通过资产入股、托养分红、投工投劳等方式带动贫困户575户1238人实现稳定增收。

二、做好“三个结合”,推动产业全域发展。一是“点面结合”,保持政策连续性。着眼“后三年”“三年后”,制定《丰镇市稳定脱贫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,重点在产业扶贫、健康扶贫、教育扶贫、兜底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、持续用力,确保“脱贫不脱政策、摘帽不摘帮扶”,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二是“长短结合”,培育特色产业。实行“一盘棋”统筹思谋,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,做好全域覆盖、长短结合文章。长线产业以发展獭兔、肉鸽、肉牛、肉驴、生猪、肉蛋鸡、枸杞、野樱莓等特色种养业为主导。短线产业以有机蔬菜、粮油加工等投资少、风险低、见效快的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。三是“品牌结合”,扩大产品影响力。加快推进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和可追溯体系,打响丰镇市绿色生态品牌。目前,丰镇市“三品一标”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75万亩,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5100亩,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8800亩;认证无公害农畜水产品7个,绿色产品23个,有机产品17个。

三、推动“三大举措”,提升产业发展质效。一是派好技术服务的主力军。按照“因地施技、因产施培”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的思路,加快特色扶贫产业的培育和实施,充分发挥产业推进组职能作用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指导生产,做好产业项目全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跟进工作,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,确保产业实效,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。今年,丰镇市共组织科技培训1万余人次,发放技术资料1.1万余份。二是聚好组织方式的力量池。成立产业扶贫专项工作推进组,细化分解工作任务,明确时间表、路线图。按照“强龙头、创品牌、带农户”思路,大力推行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“党支部+合作社+贫困户”发展模式,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和三级网络建设工作,惠及更多贫困户。三是用好基层党建的指挥棒。丰镇市共有91名包扶工作队长兼任第一书记、394名驻村工作队员和3375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5866户贫困户。同时各级党员干部真蹲实驻、真抓实干、真帮实促,带着浓厚的感情深入群众送政策、送项目、送温暖,用心用情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实现了群众脱贫、个人素质提升的双赢目标。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

专题

查看更多
返回顶端